首页 - 广东省舞蹈家协会
【协会新闻】舞南粤醒狮 展岭南少儿风采|客家山村娃圆梦首都——舞蹈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4-08-06 11:30:43

  7月30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承办“我们在一起”——强基工程2024中国舞协“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汇报展演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出席活动,与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及孩子们一起观看了演出,感受艺术涵育的生命之光。展演在《春风化雨》《温润而泽》《础润而雨》《心润花开》《心手相连》五个部分中,通过舞蹈表演穿插“美育工程”纪录片播放,分别从活动发起人、孩子、志愿者、院校机构等不同视角,展现该工程一路走来的难忘瞬间,让人领略“美育工程”启动18年来舞蹈教学成果。

图|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致辞

 

“做梦也想不到我居然可以去北京表演了!”其中来自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的23名客家山村娃在省舞协的助力下,荣登首都北京国家级的专业舞台,与120余名来自吉林、江西、湖南、四川、甘肃和宁夏等七个省区的新农村少儿舞蹈队员汇聚中国文联,同台切磋交流,共同参加此次汇报展演活动,展现“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持续推进实施成果。伴随着特色鲜明、铿锵有力的鼓点音乐,龙村镇中心小学的学生现场演绎了佛山三水区文化馆创作的具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少儿舞蹈作品《我的南狮梦》,聚光灯下再现非遗项目“猫狮”的文化传承,一群既灵活应变又憨态可掬的猫狮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旋转跳跃,舞武交融,意趣横生,最后猫狮举着狮头在红色条凳上与队友们一起定格成一个巨大的“醒狮”画面感染了在场观众,赢得满堂喝彩,尽显广东“醒狮少年”为梦想奋勇向前、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舞蹈带给山村孩子的快乐、自信、健康和希望!

图|少儿舞蹈作品《我的南狮梦》精彩瞬间

 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罗斌在本次展演中提到的:“将舞蹈美育融入乡村孩子们的生活,使之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舞蹈培养他们以艺术的视角审视世界,让舞蹈成为他们抒发情感并与世界对话的独特理念。所有这一切离不开政策,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离不开各级机构的配合,更离不开志愿者老师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携手并进,继续为新农村的孩子们搭建起坚实的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让孩子们在舞蹈的世界收获最纯真的快乐,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图|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致辞

在北京展演之余,中国舞蹈家协会还精心组织安排了一系列的研学活动,来自七个省区的参演学生和志愿者老师们先后打卡奥林匹克公园(地标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外景)、国家动物博物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景山和天坛公园。期间,龙村镇的孩子们不时来一段律动操快闪表演《我们都是追梦人》或即兴演唱一段客家童谣《月光光》,引来往旅人驻足观看。据了解,来自龙村的23名舞蹈队员最小小学二年级,最大小学六年级,全部是第一次到北京,近90%的孩子第一次坐飞机,自豪感溢于言表,一路不停地拍照留影,定格美好记忆,感受首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体验坐飞机到品尝北京烤鸭和庆丰包子,从与其他省区乡村少儿同台表演切磋到一同地标打卡出游,孩子们在各种“第一次”的经历里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了舞蹈这门艺术,对祖国首都有了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更在心中立下努力成才、回报家乡的志向。

 

 

图|孩子们研学期间合影

展演研学期间,孩子们怀着感恩之心,用心制作了三本手绘折页纪念册,记述了两年来舞蹈学习成长心得和每个美丽的瞬间,作为答谢礼赠送给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和广东省舞蹈家协会。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汪洌、秘书长芦莹看望了龙村镇的小演员,鼓励他们继续在“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勤学苦练,并衷心希望他们未来能与舞蹈相伴,走向更大的舞台,实现心中更大的梦想。


图|孩子们赠送手绘折页纪念册精彩瞬间

这群客家山村孩子有幸走出大山,继而出省进京参加表演,得益于广东省文联、省舞蹈家协会2022年在省文联牵头对口帮扶的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实施的“乡村振兴 舞蹈助力——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2022年8月,省舞蹈家协会在龙村镇第一小学和金龙、潭溪、水南、新艳村等5所镇级以下、艺术资源稀缺的农村小学捐建了5间“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通过就近招募舞蹈志愿者每周在每所小学开展不少于2学时的舞蹈公益教学、选送乡镇舞蹈文艺“两新”人才到外地培训、邀请知名少儿舞蹈编导到校点对点辅导、开展课间健身操培训、搭建各级展演平台等“送”“种”文化并举的方式,让千余名舞蹈零基础的乡村少儿获益,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少儿艺术素质教育差距,并为当地乡村文化建设培养储备专业人才。

为检阅“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阶段性成果,省舞蹈家协会于2023年5月以“广东省第七届少儿舞蹈大赛”为契机,组织龙村镇105名学生组成的五支舞蹈队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省城广州,登上广东艺术剧院的大舞台,亲历广东少儿舞蹈的高光时刻。两年一届的广东省少儿舞蹈大赛是检阅我省少儿舞蹈创作、教学、表演水平的重要平台。借助省内优秀少儿舞蹈作品比赛展示的机会,助力农村少年实现登上省城大舞台的梦想,让孩子们在展演里学习交流,认识美、体验美、展示美,不断开拓视野,也让更多城市人了解、关注和支持乡村孩子的美育教育。

来自龙村镇的舞蹈志愿者老师廖彩灵说,“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回到家乡成为乡镇舞蹈老师,已坚守了8年。近两年参与省舞蹈家协会的舞蹈志愿服务让自己和乡村的孩子共同成长进步,自己和其他两位小伙伴有幸破格成为省舞蹈家协会终身免会费的会员,获得更多机会近距离向广东舞蹈界的名师专家学习请教;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协助下,‘艺术’和‘大舞台’对当地的孩子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更让基层文艺‘两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看到了在农村坚守艺术教育的希望。希望这个舞蹈教室可以持续存在,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老师加入这个美育工程,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教育、更广泛地支持乡村美育。”

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落地龙村镇并持续深入实施乡村舞蹈公益培训,是省文联、省舞协与乡村振兴驻龙村镇工作队协同配合,积极发挥文艺单位文化资源和组织优势,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用美育润化乡村,为乡村文化繁荣注入“活水”,摸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路径的一项具体举措。在这两年时间里,从梅州山村到省城广州,再到祖国首都北京,这群客家孩子怀揣着绿水青山间的“舞蹈梦想”,“跳”出山冲,一步一级,踏上了省级大舞台,而今又“飞”出大山,跨越千里,登上国家级的大舞台,用广东特色原创少儿舞蹈“我的南狮梦”,展示广东新农村少儿美育风采。这也为广东省文联、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画院在龙村镇开展三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图|孩子们和领导们合影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一直在行动。据悉,“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是于2012年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落地我省农村基层的一项惠民工程,旨在推动文艺工作者学习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送“舞”到一线,深扎基层,为我省较偏远、艺术资源稀缺的农村少儿提供公益舞蹈培训,提升农村少儿美育素养,实现从扶贫到“扶志--扶智”的双重提升。十余年间,省舞协持续关注农村少儿艺术素质教育,先后在我省44个县镇级以下的农村小学建立了91间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招募并培训舞蹈志愿者教师及农村小学艺术骨干教师180余人,为6万名农村少儿提供了每周不少于2个学时的舞蹈教学,先后举办了四次全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成果展演,带领近千名农村少儿走出山村,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少儿舞蹈作品在广州乃至北京的专业艺术剧场进行舞蹈成果展示。该项目先后荣获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广东省文联授予的“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广东省文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4年3月,全国第三届宣传推选“时代风尚”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结果公布,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推选的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美育工程项目获评“时代风尚”学雷锋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