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剧院名誉院长、潮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 姚璇秋
非常荣幸前来参加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全国文代会,第一次是1960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文代会,至今记忆犹新。前后间隔61年,我见证了国家文艺事业的飞速发展。我认真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的重要讲话,内心非常激动。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丰富,尤其提到了要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艺术要坚持服务人民,我深有同感。记得1953年我进入剧团,旧时唱戏被人叫做戏子,但是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废除了落后的童伶制,剧团领导告诉我,新中国演员唱戏,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一直牢记这句话,一辈子唱好戏,用潮剧为海内海外的潮汕人服务。地方戏曲的发展,是地方文化自信的体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潮汕视察的时候,还提到了潮剧与我的名字,这是潮剧的荣幸,大大增强了潮汕文化的自信。 一年来,潮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获得蓬勃的发展。中国戏曲学院开办了潮剧本科班,潮剧的传承也得到了发展,总书记的关怀,也推动了潮剧的海外传播。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潮剧在海外的发展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体现。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守正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重要作用。
增强⽂化⾃觉坚定⽂化⾃信,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企业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时局,围绕新时代文艺工作特点规律,破题解题,为文艺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进一步担当作为把舵定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听了以后非常振奋,备受鼓舞,充满信心。
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就是要牢牢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弘业、以文培源、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全方位的展现新时代的美好篇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既是有力指导,也是谆谆嘱托。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辉煌气象。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流淌着人民情怀。他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号召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企业文联,如何发挥好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发挥好服务基层,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传播文明风尚、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企业力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近期我们将尽快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主题,聚焦新时代电力工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企业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引导企业的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扎根生活,汲取丰富营养,守正创新,创作出讴歌一线员工的精品力作,用文艺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的方式凝聚精神力量,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讲好电网的故事、讲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以作品记录时代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而“幽默”则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艺术语言。从2013年起,带着精心创作的“肥女”,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我的雕塑作品作为文化艺术的桥梁受邀走出国门,将中国人民日益变化着的美好生活形态传递出去,连续7年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2站雕塑巡展。这是以中国的雕塑艺术与世界链接与交流、践行“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要致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中国人民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展示给世界,用我们的灿烂笑容、阳光自信感染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胖女人”雕塑以诙谐、幽默的雕塑语言,雕刻一个个人们喜闻乐见、趣妙横生的艺术形象,充满生活气息,打破了传统“以瘦为美”的审美偏见,呈现灵动的创新风格,以其特有的造型语言和视觉符号赢得广大的受众群,获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广东省动漫协会副主席、
漫画家 林帝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我深感触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世界各地举办了不少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审美具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语言,这种审美的形成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在不断锤炼中产生的,属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独特气质,因此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能丢失中国审美,不能为了迎合西方而对我们的审美进行曲解。从艺术上而言,为迎合而放弃自身的审美和特色,本身就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也不能得到好的效果。艺术不是因为迎合才得到承认的,艺术是坚持了美,坚持了独特,坚持了自信,才被广泛地认可的。因此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我们的美,是通过展示得到认同,绝不是为了得到认同而制造“丑”。
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但是我们所要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过去”,我们还有宏大壮丽、生动活泼的“当下”,更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去展示出来、表达出来。沟通是了解的第一步,我们有责任把当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展示给他们,从而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友谊。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创新,静心和精心做好每一次交流沟通,并将其达到各个不同的社会层面。同时使用各种方法和传播手段,展示我们代表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和友善。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声音,了解、理解和热爱中国,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石,在世界范围以人类为蓝图,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文艺领域留下中国色彩、中国声音、中国之美。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艺术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与人民共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伟大时代的文艺事业当中。广东美术馆近年来积极践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美术创作、美术展览、文艺评论、群众文艺、艺术教育等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党建工作不断加强,使美术馆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业务工作日益精进、社会效益日渐凸显。同时积极推进“美育进乡村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二是积极以重大主题展览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纪念长征胜利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主题展,尤其是在2021年举办的“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全面地展示了百年来我省美术家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肩负社会担当与艺术使命,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广东作为美术强省的地位和影响力。展览共接待观众达6万人次,其中接待参观党支部2515个、参观党员有5万多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三是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以收藏促创作,鼓励多创新出精品,推动文艺创作健康发展为国家收藏了体现中国革命历史伟大时刻和新时代新征程的优秀美术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一些美术展览通过“墙外美术馆”“移动美术馆”等形式,拉近美术活动与社区互动、文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四是不断完善研究与策展机制,构建自身的学术系列,树立学术品牌。我们创新机制打造精品展览,举办了“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展等多个学术展览,树立国家文化形象,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
五是启动广东省级重点文化标志性工程“三馆合一”项目,打造彰显广东岭南美术、具有当代性和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我们将认真研究空间功能配置,加强公共美术空间研究,让硬件设施与学术研究上新的台阶,让广东美术馆界在新时代人文湾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发人深省,对我是一次深度的精神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今后的方向和信念。总书记指出,“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培根铸魂的人,必先铸己。”真是讲的太好了,我深刻体会到为艺先做人,艺术家的格局一定要大,自己的心,要弃书房而奔天下,弃小爱而奔大爱;自己的作品,要弃自赏而求共赏,淡技巧而求内涵。作为一名书法家,不能只是埋头研习碑帖,自娱自乐,而是要放眼天地,洞察古今,融世情、人情于笔端,传承书道正脉,笔下有情怀、有厚度,让自己的作品既能传播古今优美的文辞华章,又能让人民大众感受、欣赏到笔端的翰墨风流。中西文化一直在搏弈、碰撞、融合,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作为中国艺术工作者,要把外域的文化精髓吸收化合,用以丰富、发扬中华文化,而不可不加选择地捡取洋人糙粕而美其名曰有新意,既不土不洋,又丢掉了民族之魂。我们中国很伟大、文化传统深远悠久,欣逢盛世,我们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用笔墨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正气、清气,用笔墨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用笔墨赓续中华文脉、体现个人情操、描绘百姓心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重大使命作出深刻阐述,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为我们下一步做好文艺工作擘画了蓝图、提出了要求,寄托着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重托,让人倍感亲切、深受鼓舞。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具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情感温度和工作力度。我深切感到,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反反复复学,还要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学。二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揭示了文艺工作的根本规律,是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书写时代风骨,创作出不负时代、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三是把传达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肯定鼓励、殷切期望,及时向广东广大书法工作者传达、宣传,引导大家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做到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找准新定位,为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艺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华美学精神,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认识民间文艺事业的使命。要从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审视民间文艺,从人民需求和时代呼唤的背景认识民间文艺,守护民间文化根脉、民族精神家园。结合广东实际,做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广东卷的编撰工作,为后世传承传播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
二是坚持人民立场,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民间文艺工作的方法论。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时代的创造者。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近年来,广东省民协充分认识到民间文艺是生活的艺术,具有与生俱来的人民性。先后开展了八批古村落认定,行走了700多个村落,完成了368个广东古村落、78个民间文艺之乡和传承基地(含30个国家级)的认定工作。2018年,广东省民协将汕尾渔歌带上了首都舞台,在北京引起极大反响。民间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反映时代和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
三是讲好岭南故事,以多元方式传播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多年来,省民协将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的胸怀,先后组织策划了岭南文化世界行,足迹涉及欧洲、美洲、澳洲等,用民间艺术传播广东文化、中国文化。组织策划了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调研潮汕,通过冯先生系列调研专题文章,为岭南文化发声。与省美协联合开展剪纸、农民画、泥塑展,与南方日报合作寻找海丝地理坐标系列活动,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作举办广东音乐进校园活动等,跨界融合,多元化、多途径传播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把握守正创新,努力寻找民间文艺现代表达的路径。总书记说,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滋养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们思想充盈。我们要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在创新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表达和科技赋能,实现民间艺术的转化、活化,满足人们的时代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