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东电影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用实际行动繁荣发展广东电影事业,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以下选登的是我省电影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因篇幅有限,个别有删减。
王垂林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86处提到“人民”,饱含着对人民的深情,体现了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党的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站稳人民立场,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我们要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与党史学习教育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珠江电影集团围绕建党百年重大时间节点,与博纳影业等领衔出品的《中国医生》即将上映,这是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礼赞;以1930年代初中央秘密交通线为故事背景的《暴风》近日在汕头杀青,这是对革命先驱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致敬。珠影出品的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前年获得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等奖项,今年上映一个多月即创下戏曲电影票房纪录,目前已突破2000万元,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有益探索。我们将牢记电影“国家队”的使命,与中国电影界特别是广东电影人一道,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秀文化不懈奋斗,努力出品导向正确、叫好叫座的电影作品,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
肖小青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振奋人心、鼓舞斗志。我们何其有幸生逢华夏盛世,见证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我们何其有幸聆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何其有幸在红旗下茁壮成长,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平视世界!
我们身处岭南文化发祥地、近代革命策源地的广东,在这片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光辉发展历程的文艺富矿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终身,用行动践行和诠释对党的忠诚。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己任,和全省广大电影工作者一起选好优质题材、讲好中国故事,用心用情策划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在赓续红色血脉和文脉中,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擦亮“广东电影”品牌,抒写光影华章!在新征程中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努力推动我省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再创新辉煌!满怀豪情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黄昌宁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珠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总书记的庄严宣告声中、在总书记所阐述的四个伟大成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我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共鸣!精准扶贫历经8年,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扶贫攻坚工程之庞大与迅速,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年代出现过,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成就不会再重复,不论是何时,也不管在何地!我生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没有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引领和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机会接受系统完整的大学教育,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成长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幸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奉献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更让我倍感幸福的是,我也共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衷心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发出号召。由此我更看到,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停歇脚步,而是初心未改,始终心怀人民,始终以为人民谋福祉为终极奋斗目标。这是历史的强音,这是时代的使命,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无上荣光!我一定要时刻铭记并以毕生之力量躬行之!
甘小二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华南师范大学电影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有三个已经立项的真实历史题材的电影项目,分别是两晋时期的《竹林绝响》、《罗浮道》,和抗战时期的《坪石先生》。艺术创作有自身的规律:“重要的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而是神话被讲述的年代。”所有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都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作者所处时代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在充分考证史实的基础上,我们对今秋将开机的《坪石先生》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明晰的概括:“弘扬国士之气概,坚毅民族之精神。传承岭南教育文脉,助力粤北乡村振兴。”我们希望通过《坪石先生》的创作,以史为鉴,观照时代,开创未来,并体现出广东电影人的时代担当。
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句话体现在电影创作实践上,就是注重青年电影人的锻炼和培养。作为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培训委员会的主任,和一名广东电影教育工作者,本人一向注重青年电影人的培养,并多向青年电影人学习。《坪石先生》摄制组主创,包括导演组、制片组、摄影组、移动组、灯光组、美术组、造型组、录音组、后期组、视效组等,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并特别联合了部分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的在校本硕学生,构成一支年轻的电影创作队伍。本创作实践还肩负着广东省教育厅的一个教改课题任务,《数字电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院线电影<坪石先生>为例》,课题预期成果有三:(1)归纳总结教学改革的思路、内容、经验教训,完成教改报告《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影视教学改革》,形成一套基于产教融合的影视类教学模式。(2)基于电影项目《坪石先生》影像志汇编,出版影视类教学改革案例专著一本。(3)完成电影项目《坪石先生》侧录,制作完成电影创作纪录片。相信《坪石先生》的创作实践必将促进广东电影教育的培养模式改革,也将促进和提升广东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水准。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窃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当其冲是文化的复兴。对于电影人来说,就是通过自身的创作为中国电影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一个国家的形象不可能是一部文艺作品塑造的,但我们希望《坪石先生》和我们一系列的院线电影作品,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让世界看到中国可爱、可亲、可敬的一面,看到中国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看到中国人的生存、奋斗和求索。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为重建我们的文化信心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提供一系列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个电影人,一个电影作者,以后我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践行一以贯之的创作和做人原则: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孙金华 珠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州市电影家协会执行主席
今年是建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回顾了我党的发展历程,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通过学习讲话精神,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文艺作品的创作。
牢记初心使命,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做为广东的电影人,努力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是我们的使命,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地共鸣。就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需求,倾听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将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事业和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用电影和音乐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广东故事。珠影近年创作拍摄了中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保留戏曲精髓的基础上,电影与戏曲有机融合,成功“破圈”,创造了中国影史戏曲类票房冠军的好成绩;体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电影《老师,别哭》,用细腻电影镜头传达人间的真实情感;电影《暴风》是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的新时代使命下,深入挖掘汕头秘密交通站这一重要红色资源,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这三部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上下功夫,从不同的角度践行着文化自信和文艺为人民的宗旨。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百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千锤百炼,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只有认真学党的历史,才能坚定不移地永远跟党走,才能在工作中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书写新时代的文艺篇章,开创文艺作品的新征程。
(供稿:广东省电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