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的鼓声中,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的中山《醉龙舞》,表演者时而醉态朦胧,时而雀跃翻飞,时而火龙冲天而上,引来阵阵叫好声;自湛江的舞者们手持鱼灯翩翩起舞,展现独特的海洋文化特色;来自揭阳普宁的泥沟英歌队舞者们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尽显威武雄壮……11月12日,来自全省17个地市的32支民俗表演队伍的700多名演员走进中山,为广大群众送去精彩的演出,以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供给助力“百千万工程”,这是“多彩人文 闪耀香山”第八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11月11日——13日在中山举办的第八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古镇镇人民政府承办,中山广播电视台香山文化频道、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古镇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举办岭南民俗文化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png)
一、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乡村民间艺人同台展演
在苏炳添体育馆举行的开幕式汇演是一场荟萃岭南民俗文化精品的高水平公益展演,吸引逾千群众冒雨前来观赏。演出节目通过“岭南锣鼓迎客来”“南风韵起入弦高”“乐颂声声传盛世”等三个篇章展示,既有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普宁英歌舞、云浮禾楼舞、广州鳌鱼舞、东莞麒麟舞,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汕尾渔歌、汕尾麒麟舞以及中山的咸水歌、醉龙舞、六坊云龙舞等。参与演出的演员来自全省17个市共32支民间队伍,既有年逾古稀的“非遗”传承人,也有小学生,来自基层一线的民间艺人,在全省最高的民间艺术展示平台,同台展演、同场交流,交相辉映。
开幕式汇演节目精彩瞬间
(6).png)
中山小榄 《醒狮起舞贺升平》
(16).png)
汕头澄海《鼓鸣盛世》
(2).jpg)
.pn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2).jpg)
(3).jpg)
(4).jpg)
(3).jpg)


东莞《客家妹》

(10).jpg)

(15).jpg)
(15).jpg)

二、文艺惠民展演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需求
本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活动相关活动均安排在镇街及乡村举行。通过“3+3”的方式,在古镇镇群众最集中的地方举行3场大型活动(一场开幕式汇演、一场民俗巡游、一场花灯展),并在古镇冈南村、东区三溪村、板芙镇里溪村等3个镇街的乡村分别举行了3场“艺”起乡村行、助力“百千万”惠民演出。佛山的国家级非遗佛山彩灯、江门的省级非遗东艺宫灯及中山的市级非遗小榄花灯等近百盏形式多样的花灯绽放“花灯文化展”。“家门口”的精彩演出与精品展示深受基层欢迎,为群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周末文化飨宴。三场下基层进村展演,每到一处都掀起一股观赏热潮,自发到场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扶老携幼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巡游及下基层活动共吸引近万名群众现场观看。
民俗巡游精彩瞬间



.png)
“艺”起乡村行 助力“百千万”下基层惠民演出




花灯文化展
.jpg)
(25).jpg)
三、专家学者把脉献策,传承发展岭南民俗文化
岭南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雅俗共赏、动静相宜,既有接地气、聚人气、深植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通俗曲目,也有内涵深刻、思维碰撞的高端学术研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基层群众,在岭南文艺界、基层文化圈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共鸣。
活动期间吸引了中国民协副主席李丽娜,广东省民协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广东省民协主席团成员、华南农业大学建筑系教授郭焕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院长、教授陈恩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刘子川,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蓝天等20多位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参与,通过举办“入古出新”岭南优秀民俗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聚焦传统文化的保育、推广以及结合元宇宙发展等新趋势,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擦亮中山“非遗”文化品牌,活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提升传播力等建言献策。
“入古出新”岭南优秀民俗传承与发展座谈会

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传播,擦亮中山文化名片
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十几家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学习强国”、各级媒体及政务微信号发布活动报道超过80余篇,开幕式直播平台超过11万观众收看欣赏。《羊城晚报》主报头版对活动进行图文报道,央广大湾区之声、中山英文网、《中山侨刊》等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进行报道。广大观众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关注参与,活动引起热烈反响、收获广泛好评。参演队伍、基层群众纷纷以感谢信、感谢语、网络点赞等形式表示肯定。
岭南民俗文化节是我省近年来在中山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传统民俗文化品牌活动,是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擦亮广东文化名片、树立广东文化形象的重大文艺活动,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中国民协、广东省民协的大力支持和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山市文联积极链接资源,搭建“非遗”项目的高水平展示平台,先后承接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第六、七、八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本地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家开拓视野,提升艺术感悟力,同时带动与提升中山本地项目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以高品位文化供给赋能乡村振兴。
供稿:省民协、中山市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