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下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岭南民俗舞蹈》新书首发式暨岭南民俗舞蹈展演活动在2025南国书香节主会场广州琶洲会展中心B区12.2号馆广东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岭南美术出版社共同举办,是2025南国书香节的重点文化活动之一。
刘斯奋(著名作家、广东省文联原主席)、陈中秋(著名编剧、词作家,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方健宏(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文化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白洁(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原主任)、麦淑萍(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原一级巡视员)等文化界老领导,以及王垂林(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许永波(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朴红梅(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春(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林文生(广东省出版集团总法律顾问)、曾宪志(该书特约编审,广东省出版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刘子如(岭南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等主承办单位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活动。
(61).jpg)
(49).jpg)
《岭南民俗舞蹈》是由李丽娜、王虹及其团队历时十年编撰完成的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全书共3卷,1400余页,系统收录了岭南地区95支代表性民俗舞蹈,涵盖粤中南广府、粤东北潮汕等七大民间舞蹈文化区,是迄今为止对岭南民俗舞蹈最全面、最系统的学术研究成果。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朴红梅在讲话中指出:编纂团队十余载深耕不辍,深入岭南田间地头、村落街巷,用沾满晨露的笔记和浸透汗水的影像,记录、梳理民间舞蹈。这部著作不仅是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存档,更为后续研究、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刘子如在致辞中表示:该书创新采用三审四校+双专家盲审+三次统稿的超标准流程,通过AI修图、手绘复原等技术手段,将42%的历史图片提升至出版精度,实现了学术权威性、视觉感染力与大众传播力的完美统一。该书的特约编审、广东省出版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曾宪志指出,该书具有“全、新、专、精”四大特色。“全”是指全景式呈现岭南七大民间舞蹈文化区95支舞蹈,内容涵盖历史源流、民俗文化、艺术特色等全方位信息;“新”是指创新融合教学类、学术类和画册类图书优势,开创舞蹈出版新范式;“专”是指由专业团队十年潜心研究,基于大量田野调查完成;“精”是指通过专业摄影和反复设计调整,确保出版品质。
首发式上举行了隆重的赠书仪式,朴红梅副主席、林文生总顾问、刘子如社长代表主办方向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岭南民俗舞蹈》和《中国潮阳英歌》两本新书。刘子如社长透露,接下来将启动“岭南舞蹈数字图谱库”建设,并开展“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让年轻一代触摸岭南文化的脉搏。朴红梅副主席在总结时强调:传统不是崇拜灰烬,而是传递火焰。愿通过此书,让岭南民俗舞蹈的智慧与生命力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本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岭南舞蹈系统研究的空白,更为岭南舞蹈的保护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岭南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首发式之前,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岭南民俗舞蹈展演环节,陆丰盖仔狮舞、云浮禾楼舞、汕尾麒麟舞、清远连南瑶族长鼓舞、普宁泥沟村英歌舞等精彩表演,生动展现了书中记录的艺术瑰宝。
供稿: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