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杂技剧《天山雪》海报
10月6日至11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周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肇庆等多个城市举行。本届艺术周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广东省杂技家协会承办。艺术周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聚焦杂技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与南北文化交流,特别邀请京津冀杂技魔术界和上海杂技团等举办系列活动,通过高水平艺术展示、理论研讨与深度对话,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文艺资源互通、人才共育、精品共创,是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世界级城市群杂技魔术界的一次集中展示,为我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6日,艺术周在广州友谊剧院开幕,迎来上海杂技团原创杂技剧《天山雪》的广东首演。该剧以援疆历史为背景,展现三代人共同建设新疆的感人历程,历时三年创排完成,是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精品力作。
艺术周期间,举办了杂技理论研讨会、惠民演出、文化集市、南北文化对话及交流演出等系列活动。作为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第四届全国杂技理论作品推优活动暨新时代杂技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于10月10日上午举行,旨在通过优秀理论成果的评选与交流,系统探讨杂技艺术的学科构建与未来发展。
.png)
第四届全国杂技理论作品推优活动暨新时代杂技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
10月10日下午,举行了“携手联动·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文艺对话。对话汇聚六地文艺界代表,围绕区域合作机制、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两大战略区域的文化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景海指出,做好两地文艺协同创新这篇大文章,一要打造常态化的交流展演机制。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扩大联动交流的艺术门类和覆盖范围,整合各地资源,做到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二要提升文艺赋能增效能力。强化文旅融合,推动非遗技艺、数字艺术等资源跨区域转化创新。三要做好品牌共建工作。联合打造“南北文化对话”IP,通过深化品牌开发、丰富品牌内涵、开展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活动影响力,推动两地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澳门文化总会副会长翁达智表示,魔术是瞬间的艺术,但文化的融合是永恒的奇迹。从澳门式的情景魔术到深圳的奇幻剧场,从个人的执着到集体的协作,粤港澳大湾区的魔术艺术正以创新之笔,书写传统与现代的华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从当代文学批评的三个层面与六种角色出发,阐述了批评者的使命和任务。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狄青梳理了津派文化的特征以及津粤文化的渊源,呈现了两地文化碰撞的深厚根基,也为协同发展提供了鲜活思路。
广东省评协主席团成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陈建忠此前在河北工作生活多年,近几年来到广东发展,对两地文化有深刻体会。他表示,交流是人类永恒的行为,更是文化和艺术发展不竭的动力。“这三年多在粤经历,我也已经不自觉地参与到跨区域合作的推进工作中,包括促成石家庄丝弦剧团和广州市粤剧院之间的‘文化走亲’,策划粤港澳三地共同创作、演出同一台戏剧《三城记》等。”
10月10日晚,“携手联动·创新赋能” 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文艺主题交流演出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办,演出汇聚南北艺术精华,节目涵盖舞蹈、相声、曲艺、杂技、河北梆子、粤剧、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来自天津的王闻千、王奕森带来相声《礼仪漫谈》,在幽默互动中展现南北文化差异与融合;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郝士超献演河北梆子《瓦桥关》,展现燕赵大地的雄浑气魄;荣获“群星奖”的粤港澳联袂之作——南音新唱《同心结》,深情演绎三地同心故事;澳门文化总会杂技专委会主任、中国魔术最高奖“金菊奖”获得者蔡洁辉带来魔术《幻彩》,展现奇幻视觉艺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吴非凡压轴登场,演绎经典选段《鸳鸯剑》,展现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
此外,广东的英歌舞、男子单杆杂技,北京的杂技节目创意扯铃等精品节目也将轮番登场,共同展现两大区域在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方面的丰硕成果。
.png)
.png)
“携手联动•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文艺主题交流演出
艺术周期间,“粤港澳大湾区杂技发展图片展”在深圳福永杂技博物馆同期举行。该展览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与文献,系统梳理与展示大湾区杂技艺术的发展脉络与辉煌成就,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杂技艺术源流与创新的窗口。
10月11日晚,艺术周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闭幕式。深圳福永杂技团表演了大型杂技秀《奇遇》,该杂技秀是以“杂技+科技”为主题的大型原创文旅IP,汇集了十余个杂技、魔术节目,突破了传统舞台界限,运用多维度舞台调度,将无人驾驶汽车与智能机械装置应用于表演,将杂技的惊险奇绝、魔术的奇幻魅力、舞蹈的诗意表达交织于声光盛宴之中,为本届艺术周画上了句号。
.jpg)
.jpg)
大型杂技秀《奇遇》
来源:中国杂技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