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
与大师面对面,青年魔术师不再是“孤勇者”——首届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印象
2025-04-11 10:12:13

  “关于变扑克牌的手法,有哪些新点子可以参考?”“魔术效果太密集,让观众抓不住记忆点怎么办?”“表演的角色前后有变化产生割裂感,如何让节目更流畅?”——于3月31日至4月4日在深圳举办的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上,青年魔术师们纷纷发问。

 


魔术高级工作坊开班仪式现场

 

  这是由中国杂协、国际魔术联盟、中国杂协魔术艺术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杂协、深圳竭力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魔术艺术国际对话新平台,是目前国内首个国际魔术工作坊,也是国际魔术联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首个魔术工作坊,携手共同培育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高质量复合型魔术人才,为国际魔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现场签署《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议》

 

  在开班仪式上,中国杂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鲁航,国际魔术联盟国际主席安德瑞·拜奥尼,中国杂协副主席、中国杂协魔术艺术委员会主任李宁代表三家主办机构签署《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此次工作坊也为三方全面合作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鲁航表示,工作坊旨在促进中外魔术交流互鉴,提升中国魔术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魔术艺术及文明繁荣发展,希望以此为契机,深化中外魔术界“技艺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合作生态,让魔术艺术成为全球文明对话的璀璨名片。


创新魔术培训方式,扶持青年魔术师快速成长

  受限于魔术本身需保持的神秘性,青年魔术师的成长往往是孤独的探索之旅,大都通过网上教学视频自学,较少有交流机会。部分魔术师由杂技演员“退役”后转型,节目编排偏于杂技剧式的大场景、大道具化,与国际赛场与市场所需魔术风格有所差异。而以往魔术培训多为讲座式的单向理论输出与技巧展示,缺乏针对性与互动性。此次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打破常规,创新魔术培训方式,首次尝试邀请国际知名魔术师与青年魔术师以导师与学员的身份一对一、面对面地互动辅导,在技巧和编排上针对学员相对成熟的节目进行精心打磨,帮助其突破瓶颈,为学员提供名师口授手传式的学习机会,也促进了学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

 





国际魔术讲师授课现场
 

  这是一次名师与高徒珠联璧合、惺惺相惜的聚会。国际魔术联盟世界魔术冠军大会有“魔术界的奥林匹克”之称,此次工作坊邀请安德瑞·拜奥尼和国际知名魔术师、国际魔术联盟世界魔术冠军大会专业评委托帕斯、陈智玲驻场教学,他们拥有丰富的创作与演出经验,代表了极高的魔术国际视野与国际水准。参加工作坊的10名学员则为国内青年魔术师翘楚,既有备战国际魔术联盟世界魔术冠军大会的魔术师王元捷、张俊喆、赵羽佳,入围国际魔术联盟亚洲魔术冠军大会的选手靳雨蒙、肖兵、赵俊,也有中国杂技“金菊奖”获得者张霜剑、沈爽,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新时代魔术领军人才”杨小磊、孙晓楠,他们皆带着打磨多年的精品魔术节目前来,也带着关于魔术的种种思考与疑问,期冀打破自我,破茧化蝶。

  工作坊分两组进行,师生围桌而坐,开展多轮教学。课堂上,导师从国际赛场与市场所需要的魔术创作方向讲起,通过播放学员作品视频或学员现场展演,逐帧或逐个动作剖析其优势与不足,从出托与入托的手势动作、表演中的眼神与姿态、节目流程的编排、道具的改进、音乐节奏的卡点、灯光的使用、人物形象的打造、谢幕时的情绪造势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全面解析,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并结合世界魔术中的同类作品加以对照,传递对魔术的不同理解与演绎。学员们也开诚布公,各抒己见,经过“头脑风暴”与反复打磨,将新的想法融入节目,并进行真实表演串联,不仅实现了节目的脱胎换骨,革新了魔术创作理念,也找到了前行道路上的伙伴与知音。

 



现场示范教学讲座
 

  “这次工作坊针对性很强,成果显著,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氛围,学员和导师都是有备而来,培训现场听到最多的词就是‘question’(问题)和‘solution’(解决方案),在中西思维碰撞中学员们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中国杂协外联处处长李晓元谈道,平时大部分青年魔术师仿佛一个个“孤勇者”,凭借一腔热血、一份执着在默默坚持,很少有同行坐在一起共同创作的机会,尤其是无私分享“门子”、共同解决问题。魔术创作不能闭门造车,这次工作坊中大家也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彼此交流中产生了共鸣。他指出,以往魔术培训班主要邀请国内魔术师培训,国际魔术工作坊可以与国内其他魔术培训结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培训体系,缩短国内创作、再到国外观摩、经验摸索修改的周期,扶持青年魔术师快速成长,走上世界舞台。


一次艺术精进之旅,追求精益求精的自我变革

  正如安德瑞·拜奥尼所说,此次工作坊并非一次普通的培训班,而是中国青年魔术师追求精益求精的自我变革。对于学员而言,短短几天,不仅每人都有了一套可落地更改的焕然一新的节目,工作坊带来的冲击与成长或许会影响其未来整个魔术生涯。

  “这次工作坊给我的节目带来提升,如果放在过去,可能需要花费半年乃至一年时间才能有这样的突破。”张俊喆是暨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其节目《午夜狂想》已趋于成熟,每一步的改进都来之不易。他告诉记者,以往魔术创作主要依靠自驱力,主动找人交流沟通,或者购票参与大师讲座,国际魔术工作坊的形式很少见。“导师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视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当今魔术界最顶尖、最具创意、最前沿的魔术技术和表演方式,对于我们创作理念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同时,这次工作坊中师生集体讨论进行再创作,也看到了不同节目背后的创作历程与深意,在彼此交流中开阔了思路。

  顶着一头卷发和一张娃娃脸的北京大男孩王元捷自称“大叔”,以无厘头式的魔术脱口秀和过硬的硬币魔术见长,美国留学期间,他已经成为冉冉升起的魔术界新星。此前,他放弃美国魔术组织邀请,回到家乡,代表中国参赛,即将奔赴意大利都灵与同伴们一起冲击世界冠军。“不是所有观众都能理解美式喜剧,很多英文梗并不能够被观众理解,是否应该减少脱口秀互动成分?”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来到工作坊,收获远超预期。“在国外这样的交流机会也不多,很难这样细致深入,我的收获非常大,陈智玲老师更多在细节上帮我纠正动作,托帕斯则在灵感上影响了我的创作,我们一起对之前的脱口秀节目进行重新创作,编排了全新的流程,构思了一个不说话的魔术节目,对我未来的魔术发展很有启发。”

  “我打心眼里喜欢你们这一辈青年魔术师,每个人的表演都令我感动,中国魔术走到今天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作为上世纪80年代移居海外的美籍华人魔术师,陈智玲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外魔术交流桥梁,并扶持引导中国青年魔术师的成长。她表示,工作坊中青年魔术师们相互合作、无私分享、共同研讨、共同创作,对中国魔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魔术的未来一定属于中国”。安德瑞·拜奥尼强调,这是一次高强度的艺术精进之旅,工作坊中学员们表现十分出色,展现了对魔术技艺的专注、坚持与炽热情怀,将自己的技巧推向了新的高度,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魔术未来蓬勃发展的希望所在。


多方携手前行,“我们今日的耕耘将为后来者树立标杆”

  继去年9月国际魔术联盟亚洲魔术大会在深圳举办,此次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是国际魔术联盟与中国杂协再度携手共谱华章,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一次新的探索。

  “这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今日的耕耘将为后来者树立标杆。”安德瑞·拜奥尼谈道,合作协议的签署与工作坊的举办,是一次首创之举,为国际魔术联盟学院项目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或可面向全球推广,推动世界魔术的发展。他告诉记者,“自2022年当选主席以来,我一直把国际魔术联盟与中国杂协及中国魔术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工作重点。我相信这份协议将开拓全新机遇,成为推动高质量中国魔术走向国际舞台的新起点”。李宁指出,此次工作坊是中国杂协与国际魔术联盟合作举办的首届高级魔术工作坊,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看到了双方在魔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目标和巨大潜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宁魔术艺术学院开启了中国魔术高等教育之路,未来李宁魔术艺术学院也将与国际魔术联盟深化合作,为培养更多的优秀魔术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大家也达成共识,拟于上海国际魔术节期间进行首届学员作品成果展示,并将第二届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提上日程。



深圳米洛克·奇幻小镇内举办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坊的举办地深圳米洛克·奇幻小镇,集魔术博物馆、魔术剧场、实境互娱体验、奇妙文创店等多元场景于一体,启发着学员们关于魔术的种种可能性。这是中国杂协魔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竭力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志刚打造的魔术“样板间”。他表示,这里不仅为学员提供沉浸式学习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后续也将为学员的想法落地提供道具研发等支持。“竭力魔术”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魔术品牌,其签约魔术师张昱曾于2018年获国际魔术联盟世界魔术大赛近景魔术组纸牌部门冠军,这也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魔术师,今年将代表中国参赛的王元捷、张俊喆均为“竭力魔术”签约魔术师。钟志刚曾为张昱、王元捷归国参赛搭建桥梁,被青年魔术师称为“伯乐”,他告诉记者,从事魔术行业20余年,始终秉承勤耕不辍、履践致远的初心,就是希望看到中国魔术越来越好,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国际魔术高级工作坊全体人员现场合影
 

 

来源:中国艺术报、广东省杂技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