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
超燃~双向奔赴的文化碰撞!杂技剧《化・蝶》文化润疆圆满成功
2025-05-31 00:38:47

  当广东文艺邂逅边疆风情,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在天山南北诗意上演。

  5月14-21日,2025年文化润疆系列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盛大启幕。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载体,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两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以“进剧场、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的“四进”模式深耕新疆,在疏附县、喀什大学、喀什古城等地编织出一幅“艺术润疆、情感共鸣”的生动画卷。


 

01— 进剧场

东方美学在边疆舞台破茧绽放

  5月14-15日,疏附县影剧院的聚光灯下,《化・蝶》以 “梁祝化蝶”为魂,庄周哲思为骨,在4场连演中重现千年传说的浪漫与坚韧。

  该剧打破传统杂技边界,将男女软功的优雅、集体蹬伞的磅礴、男女力量的惊险等融入剧情,配合中式审美服化道及水墨舞美,构建出蝴蝶破茧化蝶这一自然生长过程在梁祝故事基底下的空灵意境。

  更为精妙绝伦的是当“化蝶”篇章中演员李梦楠、王晨曦以肩上芭蕾定格成蝶,纱幕上万千蝶影纷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烘托出“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以及“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的独特艺术效果。

  5月17日,《化·蝶》走进喀什大学进行一日两场的倾情演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在全剧两幕十场的演绎中,既有用双人空竹、四人空竹、集体空竹进阶式演绎的缠绵“情生”,也有通过杂技抖杠、皮条展现的刚烈“抗婚”,让不同年龄、民族的观众都能从中感触到中华文化的精神脉络。

  此次活动以鲜活的艺术形式推动文化润疆走深走实,让岭南文化跨越千里,在喀什学子心中播撒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种子,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02— 进校园

青春舞台上演文化传承双向奔赴

  5月16日,在疏附县第三小学、第二中学的操场上,演员们带来《化・蝶》“空竹” 选段及《蹬球》《双人转毯》《滚环》《男女力量》等杂技节目,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男女力量》《男女软功》的刚柔并济与《空竹》《手技》《滚环》的灵动旋转相映成趣,赢得现场阵阵喝彩。

  值得一提的是,杂技《蹬球》为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首创节目,曾获第 31 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 “银小丑” 奖,杂技《双人转毯》更是在 2025 年初摘得第 44 届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节最高奖 ——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03— 进景区

丝路地标上的文化交融盛宴

  5月16日,喀什古城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演员带来《化・蝶》片段演出,《肩上芭蕾》《男女软功》《手技》等绝活与喀什当地艺术家的新疆舞蹈相映成趣,乐器节拍与杂技动作共振,红绸交织翻飞。


  此外,两地艺术家还组成巡游队伍穿梭古城街巷,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在历史建筑间感受传统艺术的现代活力。

  5月18日,《化・蝶》演员们来到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展示剧中“空竹”片段以及《蹬球》《滚环》《男女力量》《男女软功》《手技》等节目。

  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灵动的舞姿,将“梁祝”的故事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高难度的杂技动作与优美的舞蹈完美融合,赢得现场观众的雷鸣般掌声。

  同日下午,乌帕尔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广场上,《化·蝶》“女子柔术”片段、《男女软功》《男女力量》等高难度表演与杂技互动点燃现场气氛。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观众们一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珍贵时刻。

  5月19日,演员们赶往乌恰县参加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克州分会场活动,在乌恰县文化艺术中心,与乌恰县歌舞团共同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高质量晚会。

  5月20-21日,《化·蝶》奔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在文体活动中心连演两场,并深入 44、50、51 团社区开展惠民演出。

  从剧场的震撼到社区的温暖,这场文化润疆之旅始终践行着“艺术为人民”的初心——当岭南杂技的柔美与西域文化的豪迈在街巷深处相遇,滋润的是边疆群众的心田,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让文化润疆的春风吹遍天山南北,让艺术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近年来,广东持续深化援疆工作,通过文化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结对等多元形式,将岭南文化与新疆文化有机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活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化・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功地将岭南文化与新疆地域文化相结合,从剧场的精彩演出到校园的互动交流,从景区的文化交融到社区的惠民表演,《化・蝶》所到之处,都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动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各族观众,不仅展现了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化蝶》在新疆的一系列精彩演出是广东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艺术跨越地域、凝聚人心的力量,为推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提供了生动范例,也为未来更多文化交流活动树立了典范。

来源:广东省杂技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