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广东民间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9-25 09:23:09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段时间以来,广东各级文联和文艺家协会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积极谋划文艺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深入反映广东文艺界对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情况,省文联微信公众号特设专栏,摘登相关学习信息和文艺家学习体会,不断推动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广东民间文艺界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结合实际畅谈体会,纷纷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民间文艺工作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贡献民间文艺力量。以下是部分民间文艺家的学习体会。

刘晓春(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通过学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的发展理念,我深刻体会到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追求物质的富足,更需重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同时,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变革,培育文化人才、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文化安全,优化文化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元、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是推进文化繁荣的坚实保障。构建有效国际传播体系,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需文化引领,以文铸魂,共筑精神家园。

陈龙武(广东省文联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工作部二级调研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是要深刻领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活态文化的典型代表,要充分发挥民间文艺的积极作用,更加坚定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深刻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灵感和素材,以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创作出反映人民心声、贴近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三是要深刻领悟增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广东海外华人华侨众多,对外交流具有显著的优势。民间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成果,向世界展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王少文(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书画篆刻专委会主任委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全会从四个方面展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部署,既有前期改革举措的延续和深化,也有创新举措的设计和安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加强系统整体设计,以思想价值引领凝聚改革共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技术赋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改革创新的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为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储冬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大部署。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我们必须实现传播战略升级,一方面,研究和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技术,深入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完善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开放接口的建设,提升公众了解和利用公众资源的便捷度,开创自下而上的文化挖掘培育新模式;另一方面,要主动“出海”,与国际对话。2017年,粤剧、瑶族长鼓舞、汕尾麒麟舞等岭南民间艺术在英国多地展演,大大提升了岭南特色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2024年春节,普宁英歌舞不仅登上了日本NHK电视台的新闻热搜,还应邀赴伦敦表演,惊艳世界,这是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例子。

陈锐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梅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认真学习和领会《决定》中关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要求,结合梅州实际,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改革发展主基调。要坚持政治挂帅,围绕“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和加快全球客家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建设的目标,扎实推进改革,健全文艺发展机制。二是坚持作品说话,推动文艺创作精品化。要着力推进“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优化整合文艺资源,继续实施文艺“双精”工程,创作生产更多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三是坚持尚艺为民,保障文艺惠民常态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和服务人民的功能和作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坚持市场驱动,推动艺术创意产业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办好客家文博会,致力培育艺术市场,培育一批艺术创意名家,推出更多艺术创意产品,推动文艺事业与艺术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许利荣(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创新观念和战略布局部署,对新时代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深入落实“两创”思想,做好民间文艺的当代转化,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民间文艺工作中,我们感受到民间文艺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无论在经费支撑上,还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传承发展方面,都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多方协作研究解决。必须探索民间文艺和新媒体经济,展陈经济,文创经济,游戏经济等相融合相促进的方式,使民间文艺蜕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探索打磨出既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机制。

文字: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编辑:省文联网络文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