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探讨“新媒介·新大众·新话语”!2025广东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东莞举行
2025-09-22 16:48:12

8月29日,由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东莞市文联共同主办,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东莞理工学院等承办的“新媒介·新大众·新话语”广东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暨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系列活动在东莞理工学院学术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文艺评论工作者7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新媒介·新大众·新话语”的主题展开学术交流。

努力构筑“粤派批评”新高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数字技术崛起,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与平台,新大众文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如何在新大众文艺热潮中彰显立场、话语与价值?这是文艺评论界必须直面的新语境。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生继锋在致辞中表示,文艺评论工作者需要应对新媒介与文艺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与未来走向,全面革新新大众文艺批评的理念、方法、标准和话语体系,顺应新大众文艺发展规律,引领新大众文艺健康发展。新成立的青年工作委员会集结了各艺术领域翘楚,希望青年评论家们紧密关注重点文艺创作、热点文艺现象和重大文艺思潮,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努力构筑“粤派批评”新高地。

  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新浩在致辞中指出,东莞文艺特别是新大众文艺持续繁荣发展,汇聚了一批研究新大众文艺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学者。他希望,评论工作者们能够深入东莞、扎根东莞,读懂这座城市和它独特的文艺生态,将专家视角和大众视角结合起来,让文艺评论成为连接作品与大众的“桥梁”,让东莞声音、广东声音、时代声音更好地传播。东莞文联将继续搭平台、拓渠道、强保障,支持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以及青年人的成长。

大会同时宣布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立。经省评协主席团决定,仝妍被聘为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唐诗人为执行主任,余亚飞、姚睿、蔡祜为副主任,徐威担任秘书长,王庆峰、张琦为副秘书长,丁澜翔等12人为委员。省评协主席田东江,省评协副主席、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仝妍先后为上述人员颁发聘书。青年工作委员会是省评协成立的第二个专业委员会,标志着评协工作体系不断健全。未来,青年工作委员会将聚焦培育人才、激励创作、打造阵地,为文艺评论事业注入青春能量。

省评协主席田东江(左一)为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执行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及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省评协副主席、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仝妍(左一)为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们颁发聘书

圆桌对话:“广东是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环节,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评协第五届主席林岗,深圳理工大学教授、珠江学者、澳门评协主席朱寿桐,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评协名誉主席李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曾一果,《南方文坛》杂志副主编、广西评协副主席曾攀,围绕“新媒介、新大众与文艺评论新话语”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专家们针对“新媒介·新大众·新话语”中的“新”、文艺的分层、文艺创作主体的定位、新媒介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文艺作品的“破圈”和文艺形式的扩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话由曾攀主持。

  林岗认为,文艺趣味分层是历史常态,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技术变革改变了通俗文艺的具体形态(从古代说书到现在的脱口秀、网络文学),也带来了新的阅读与创作生态,需要时间检验其价值。他呼吁年轻学者要关注网络文学等新文艺形式的精品化研究,并强调趣味差异不等于成就高低。

  朱寿桐提出,“新大众文艺”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转变——从“文化精英”转向“素人写作”。他以澳门文学社团资助出版的生态为例,倡导重视“文学生态”本身的价值,认为大量非经典化、非优选法的创作丰富了文化土壤,挑战了传统的文学史与理论研究范式。同时他指出,由东莞率先提出的“新工业文艺”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学术概念,鼓励东莞要有学术自信并努力构建学术研究体系。

  李震指出,广东是新大众文艺重要的策源地之一。他认为以数字技术、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媒介已超越工具属性,成为文艺本体的一部分和人存在的方式(“我媒介故我在”),深度参与创作过程并塑造主体。他强调新大众文艺是特定时代兴起的思潮,需警惕和关注两点:一是过度夸大其颠覆性,忽视经典文艺的持续发展;二是要深入研究评价标准的问题,尤其要倡导“跨界批评”。

  曾一果认为,媒介平台的核心作用是“勾连”不同文艺形态,形成动态建构的圈层化生态。他借用文化研究理论,以“刀郎现象”为例,说明雅俗界限具有流动性和语境依赖性。呼吁扩展文艺观念和研究视野,关注视觉化、听觉化等非传统主流表达、用户“参与式文化”以及民间文化实践(如英歌舞),并正视其社会影响力。

会上,李震、朱寿桐、林岗、曾一果、曾攀(从左至右)获聘为省评协“粤港澳文艺评论智库专家”,由生继锋(右一)颁发聘书。

理论研讨:新大众文艺更需要青年力量

自今年6月开始,为筹备本次专题研讨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东莞市文联面向社会征集新大众文艺相关评论文章,共收到63篇投稿,经专家评审遴选出36篇文章结集,并评出优秀评论文章18篇,其中大部分为青年学者。


林岗、陈新浩现场为优秀论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在主题为“文艺论见:新传媒时代新大众文艺评论”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家以及会议论文作者围绕“新工业新传媒时代下新大众文艺的蓬勃发展与理论反思”等话题,就文艺评论如何紧密贴合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座谈交流。

  作为新时代文艺浪潮的重要参与者,青年已成为新大众文艺创作与传播的主力军。在主题为“青年视角:新大众文艺之我见”的研讨会上,二十位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以及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评协的代表们,针对当下文艺评论面临的挑战,以及青年评论者在新媒介时代的独特角色,就如何在评论中运用创新话语,更好地引导文艺创作和欣赏进行了交流讨论。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调研了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国家材料实验室等,考察了当前科学科技发展的国之重器,对科学与文明、科技与人文的互促互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来源: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