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激发改革活力 站稳人民立场 推动新征程广东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03 16:54:43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省文联将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部署结合起来,以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更高质量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高擎思想之旗、筑牢信仰之基,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

  《决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广东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出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谱写了岭南文艺发展的辉煌篇章。省文联坚持做好政治引领和凝心铸魂的大文章,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一是星火燎原传思想。持续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宣讲活动,将包括地市文联党组、省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以及知名艺术家纳入宣讲队伍,以文艺形式实现理论传播的“落地出圈”。二是固本培元强信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文艺家协会各类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实施包括各省级文艺家协会、地市文联组织会员的轮训计划,在文艺家心田铸起信仰的丰碑。三是风清气正优生态。深化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推动各文艺家协会成立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组织新入会会员参加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培训,让岭南艺苑永葆山清水秀的生态本色。

二、激发改革动力、提升创新活力,高质量推进广东文艺精品创作

  《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的中心环节”。文艺唯创新方能精品纷呈。省文联聚焦推进文艺创作,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精品力作。一是创新机制出精品。深入落实《广东省文联关于引导推动高质量文艺创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年度重点文艺创作目录,建强各级文联及协会采风、培训等基地平台,调配优质资源为广东改革开放实践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我们的新时代”主题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等重点项目保驾护航,不断提升指导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催生了一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文艺精品。二是百花园里竞芳菲。从项目化、社会化上抓好谋划,办好办优广东省第8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第12届广东高校魔术大会、广东省第9届岭南舞蹈大赛等品牌活动,绽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烂图景。三是薪火相传耀星河。开展广东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星计划”、广东省音乐创作人才专项培训等活动,加大培养力度和后续帮扶。提升“广东文艺名家传承”“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艺术展演”等平台展示宣推力度,发挥“广东文艺名家工作室”在文艺创作、培育人才、艺术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四是古韵新声奏华章。开展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广东卷》《广东稀有(特色)剧种剧本丛书》等书籍,举办红线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香港复展等活动,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宣介岭南名家大师,焕发岭南文化的耀眼光彩。

三、站稳人民立场、满足人民期待,推动优质文艺作品直达基层

  《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省文联牢牢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把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作为根本宗旨,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盈、优质、对味的精神食粮。一是惠民甘霖遍洒南粤。深化省市县三级文艺工作者挂点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推动县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艺志愿服务三级联动,建立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库、节目库、人才库,完善点单式、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模式。统筹各级文联文艺志愿组织,做好“粤治·粤美村晚迎新春”——广东省文艺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优质文艺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种文兴乡沃土生根。推动“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建立健全文艺名家大师“深扎”基层机制,积极创建公益文化空间,培养乡村文艺能人,建设具有地域禀赋的艺术特色县镇村,推动文艺赋能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开展文艺服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培训、“广东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影视小屋”等项目活动,以名师课堂、结对帮扶、辅导培训等方式,发掘、培育、组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让文艺种子在岭南大地生根发芽。

四、促进文艺交流、加强科技融合,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决定》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省文联拓展国际视野,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拥抱科技,打造文艺交流新高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一是构筑湾区文艺同心圆。打造湾区高水平交流平台,召开第4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举办大湾区杂技艺术周、第2届“湾区有新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流行歌手大赛、第2届粤港澳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等活动,在促进文化融通、情感认同中彰显文艺价值、文联担当。二是织就文明互鉴锦绣图。服务广东对外传播工程,拓展交流渠道做大“朋友圈”,积极承接跨域文艺展览展演、竞赛竞演等活动,举办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13回中韩书法交流展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精神。三是科技塑造文艺新生态。建立更加有效的文艺传播、宣传工作机制,建强文艺宣传机构队伍,整合网络文艺宣传阵地,综合运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大V助力等方式,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在以艺通心中讲好故事。

  珠江潮涌千帆竞,艺海霞蒸万仞辉。省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勇攀文艺高峰的雄心壮志去逐梦追光,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加有利的文化条件。 

  (作者系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