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召开主席团会议等方式,传达学习大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和省民协未来五年工作计划,积极谋划推进广东民间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主席团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体会,纷纷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文代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民间文艺工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民间文艺力量。
刘晓春(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暨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通过学习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结合全省民间文艺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今后广东民间文艺发展的一些构想。
一、系统性保护与数字化传承。一是完善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全省民间文艺数字化档案库,进行高精度影像记录与3D建模,形成可追溯的动态保护体系。加大力度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广东卷》的编纂出版工作,推动出版工程的数字化转化,开发互动式电子读物,增强公众参与感。二是深化田野调查与抢救工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民间文艺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
二、创新表达与跨界融合。一是支持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推动传统艺术现代表达。二是鼓励艺术家创作反映时代主题的作品,并纳入省级文艺评奖体系。三是拓展跨界合作模式。联合时尚产业与影视、游戏行业合作,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数字内容。四是多与全国各地、港澳等地交流,促进各地民间文艺的交流,共同发展。
三、国际化传播与品牌建设。一是深化“岭南文化世界行”项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间文艺交流项目。二是构建全球传播矩阵。联合海外华人社团建立数字平台,提供多语言线上展览与互动课程。三是挖掘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促进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力争每年皆有民间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
四、人才梯队建设与教育普及。一是完善传承人培养体系。实施“青年传承人孵化计划”,联合高校开设非遗传承硕士点,加强完善“师带徒”教育教学模式。二是推动民间文艺进校园。编写《广东民间艺术》读本,争取能够进入全省中小学课堂;三是支持高校设立民间文艺社团。
通过以上措施,努力使广东民间文艺在未来五年实现从“抢救保护”到“活态传承”、从“地域特色”到“全球品牌”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广东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
陈龙武(省文联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工作部二级调研员,省民协专职副主席)
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中国文联、广东省多位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为广东文艺事业发展指明方向,鼓舞人心。省文联的工作报告,阐明广东文艺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报告强调,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现实主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和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
过去一年,广东省文联在理论武装、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优化文艺创作环境等方面展现了创新活力。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德艺双馨为追求,走进基层、深入生活,紧紧围绕人才和作品为主线,坚持与人民同向同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要持续推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东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建设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民间文艺的力量。
王少文(省民协副主席,书画篆刻专委会主任委员)
通过深入学习黄坤明书记的讲话和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结合民协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五个坚持:一是要坚持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常抓不懈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这是我们做好民协工作的方针和指南。二是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导向,这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三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锚定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推动广东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要坚持扎根民间,到人民群众中去,我们的民间文艺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五是要坚持人才培养。制定扶持政策,协调各方资源,加大培养扶持力度,确保后继有人。
叶杨(省民协副主席,深圳市民协主席)
学习了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未来五年,广东省民协应以报告为指引,扎根岭南沃土,传承创新民间文艺。深圳作为创新创意之都,民间文艺有着多元融合、紧跟时代的特点。深圳市民协可依托深圳科技优势,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民间文艺展览、培训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民间文艺之美;组织会员深入挖掘深圳本土民俗,创作更多具有深圳印记的作品,传承弘扬民间文艺精髓;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开展民间文艺交流活动,凝聚民间文艺力量,共同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
朱钢(省民协副主席,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是我省文艺领域的一次盛会,会议明确了未来五年广东文艺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两大任务。作为一名代表,结合民协工作,尤其要抓好三大关键词:1.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要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推动文艺工作取得新突破。2.创新与传承: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艺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岭南文化焕发新活力。3.文艺赋能:提升文艺赋能质效,围绕党政中心大局,服务现代化建设,用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
许利荣(省民协副主席,潮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深入学习领会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创新、服务时代发展”为主线,为新时代广东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结合民间文艺工作实际,我有三点体会:一是坚守岭南文化根脉,厚植传承沃土。我们要以民间工艺保护传承为核心,推动潮绣、潮剧、木雕等传统艺术活态传承。二是坚持守正创新,赋能文化发展。文代会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将聚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策划“字由字在——书写中的潮州”艺术特展赴湾区巡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潮州故事。三是凝聚行业合力,激发创作活力。作为民协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创作交流平台,培育更多德艺双馨的民间文艺人才。今年计划开展潮州民间工艺联展,扶持基层传承人创新作品,鼓励青年创作者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
何世良(省民协副主席,广州市民协副主席,广州世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在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我深刻感受到广东省在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中的显著成就与未来规划。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广东在文艺创作、文化传承、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另外在推动岭南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方面也明确了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强调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通过学习报告,我深刻认识到文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我作为一名研究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将传统工艺和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及城市规划建设。更有责任设计创造出更有视觉高度并流淌着民族血液、代表当代最高水准的建筑作品,才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为广东文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泽珣(省民协副主席,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民间文艺家专委会主任)
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对广东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给予肯定。过去五年,文艺文联工作呈现繁荣发展新图景,对推动新征程广东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学习工作报告认识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常抓不懈的首要政治任务。开创广东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助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拓宽文艺人才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今后五年,以广东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陈伙胜(省民协副主席,清远市清新区文联副主席)
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全省文艺工作者带来巨大鼓舞。作为一位民间文艺工作者,特别深刻感受到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广东省文化强省必须面对的议题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岭南文化作为广东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广东文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近些年来,广东省民协通过民间文艺资源转化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之一,比如英歌舞等一系列“出圈”作品的成功实践,为广东文艺界不断探索将区域文化因素转化为时尚、爆款的新途径提供了重要范例。大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是激励全省文艺工作者奋发有为的重要契机。在进一步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广东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列,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作用。
陈锐锋(省民协副主席,梅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规格高,总体呈现较大的气魄,表现出了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粤港澳大湾区主战场应有的气象。特别是省委黄坤明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又务实开拓,为广东文艺文联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文联王垂林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对广东省文艺文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过去几年省文联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对照“走在前列”的要求,仍任重道远。个人觉得广东要加强对文化文艺发展的顶层设计,特别是要统筹好广府、客家、潮汕等岭南文化的特色资源,打破省市县行政区划所囿,采取“省组织人才资金+市县特色资源+新技术”的创作生产模式,出一批影响全国甚至全球的大作品,这样才能与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角色地位相匹配,在新时代演绎好“春天的故事”。
储冬爱(省民协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人工智能为岭南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提供了全新机遇。在数字化时代,AI可以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智能算法对传统音乐、粤剧、龙舟说唱等艺术形式进行数据化存储与智能修复,让濒危技艺得以延续。同时,AI可以精准分析受众喜好,优化传播方式,让岭南民间文艺更具全球影响力。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AI的赋能将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曾云平(省民协副主席、云浮市民协主席)
作为广东省民协副主席、云浮市民协主席,我认真学习了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深受启发。报告为我们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使命。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以报告精神为指引,推动云浮民间文艺的发展,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间文艺活动,创作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汲取经验,推动民间文艺创新与发展。在广东省文联、省民协的领导下,我将继续努力开创云浮民间文艺的新局面,为文化强省建设添砖加瓦,为繁荣我省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陈建涛(省民协主席团成员,汕尾市民协主席)
一是坚持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负使命,勇于担当。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滋养创作,以小故事诠释大主题,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创造出更多接地气精品力作。三是坚持聚力做人的工作。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桥梁纽带作用,调动文艺战线力量,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为文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郭焕宇(省民协主席团成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强调了文联工作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体现了文联在推动广东文艺繁荣、服务人民、助力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认识到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坚持守正创新,既能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能突破形式束缚,通过现代的艺术语言和技术手段重构传统元素,推动文艺创作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黄舒媞(省文联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工作部副主任,省民协秘书长)
深入学习贯彻广东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以更强的责任担当做好文艺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举思想旗帜,心怀“国之大者”,组织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文代会精神,凝聚共识;二是紧扣文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未来工作,充分发挥“两个优势”,深度贯通“做人的工作”和“民间文艺创作”,不断增强省民协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三是跨界合作,善用科技赋能拓展民间文艺传承与发展的创新空间,持续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助力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民间文艺力量。
供稿: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