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11月26日举行的广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姚璇秋、刘斯奋、陈翘、谢楚余、吴正丹、郑秋枫6名广东文艺界老中青文艺家代表先后结合自身文艺创作经验,畅谈文艺工作的感悟和体会。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反映出我省文艺工作者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热爱,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
姚璇秋
非常开心能来参加广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的座谈会。我是解放前就开始从事潮剧的表演工作,到今年从艺已经71周年了。一路走来,我的艺术生涯,可以说是跟着文联一起成长,见证了省文联70年来的辉煌。
广东省文联作为全省文学艺术界专业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我跟省文联也有着特别的感情。1953年,我要从澄海进入正顺潮剧团,其中有一些手续就是当时潮汕文联的领导同志帮我协调办理的,所以对于文联,我一直心存感激。
今年10月份,习总书记来到广东视察,首站到了潮州,在点赞潮州文化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潮剧,还有我的名字,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获此殊荣,我倍感激动与幸福。我想,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幸,也是人民领袖给予潮剧、潮汕文化、广东文化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习总书记还提到,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绣、潮雕、潮塑、潮剧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也还记得,2018年10月习总书记来到广州永庆坊时,曾经说过“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经典金句。从广州的永庆坊,再到潮州的牌坊街,我们可以看出,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高度重视。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在省文联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至今仍呈现出蓬勃活力。70年来,省文联坚持文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团结和引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承载中国梦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弘扬主旋律,提倡文艺多样化,尊重文艺创作规律,继承文化优良传统,积极推动文艺创新方面做出了卓著的成绩。
当前,国泰民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有着更多的渴求,时代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接下来,我们要在省文联的团结引领下,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探索,努力创作,争取出新出彩,结出更多文艺硕果。
最后,祝广东省文联70华诞生日快乐,祝全省文艺工作者身体健康,艺术生命长青!
谢谢大家!
刘斯奋
时光似水,岁月如歌。一转眼,广东省文联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今天非常高兴参加省文联成立70周年座谈会。
我是从1995年开始担任广东省文联主席的,整整17个年头的时间,与文联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亲身经历了文联从“因陋就简”到逐步发展壮大的发展过程。1995年,我刚到文联工作时,无论是办公条件、人员素质、事业资源、活动开展还是社会影响,都是比较薄弱的。所幸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联发展,1995年,省美协、省音协和省剧协归并到省文联。2002年文联机构改革后,为我们定编101人,管理和待遇参照公务员执行。同时兴建广东文学艺术中心,解决了文联和作协的办公场所。这几个关键举措,不仅彻底稳定了文联队伍,同时大大充实了文联的事业资源,给我们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一个单位局面的改观,除了上级的支持外,与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这些年的文联工作经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文联人始终保持一颗干事业的心,保持一门心思为广东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干劲和斗志。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好文艺家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广大艺术家的贴心人,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广东文联长期以来有一个很明确的思想:在各类工作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尊重艺术家,团结和依靠艺术家,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家投身广东文艺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我也很欣喜地看到了广东省文联这些年来的发展壮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东文联的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实力空前加强,事业空前活跃。
风雨同舟70年,作为一名老文联人,在广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之际,我要向省文联表达我的感激与敬意,向各位同行表达我的祝福与问候。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觉得我们正处在一个空前美好的新时代,一个空前伟大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的文艺事业、对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高度重视。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我们文联人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能,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佳作;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凝聚力量、培根铸魂,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祖国和人民鼓与呼,奋力谱写新时代广东文艺事业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陈翘
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让我在广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我12岁参加汕头文工团,跟共和国一起成长,70多年来,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女孩培养成舞蹈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我这一辈子牢牢遵循党的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反映新时代,创作要热爱人民、深入生活的教导,将我最美好的青春扎根在海南30年。当年的海南,特别是黎族聚居地区还比较贫穷落后,我要面对下乡采风时背上背包翻山越岭,被原始森林中成队的吸血山蚂蟥咬到流血不止,在村里晒谷场上演出与猪狗争夺舞台等等艰苦考验。但同时黎族人民质朴而多彩的生活也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创作了许多作品,构成了黎族舞蹈系列,受到黎族人民的喜爱和认可。不少作品被挑选为对外文化交流的表演节目,第一次把黎族舞蹈文化展现在国际舞台。其中《草笠舞》代表国家参加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荣获舞蹈比赛金质奖章,及“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金像奖,另一个作品《喜送粮》,在建国40周年的国庆大游行中,由《喜送粮》的服饰和舞步组成的大方队矫健地舞过天安门前,接受国家领导人和全国及世界人民的检阅。以《喜送粮》舞姿制成的绢人造型,由出访的艺术团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我担任省文联舞协主席期间,提出了“岭南舞蹈”的概念,希望广东的舞蹈家们要有目标、有责任地为舞蹈事业谱写新的篇章,并倡议举办“岭南舞蹈”大赛,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大力支持。两年一届的“岭南舞蹈”大赛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推出了不少好作品,也发掘了不少优秀舞蹈人才。我坚信,迈出了这一步,就会走出一条路。随着一届届的比赛、展演,一代代的传承、发展、坚持,越来越多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尤其是表现广东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摸着石头过河、敢于担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时代风貌的作品出现,与时俱进的“岭南舞蹈”一定会大放异彩。
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我有幸从1979年中国文联第四次文代会开始,连续参加了7次中国文联文代会。尤其在2016年第十次文代会,中国文联领导还专程赶到驻地来看望我。特别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中国文联、中国舞协等单位先后为我举办了从艺40周年和从艺60周年的总结回顾活动,还为我颁发了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和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就为我的舞蹈人生画上句号了吗?不,我要用余生为党的文艺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党在我历经坎坷迷茫时,为我拨开迷雾,给我鼓励和希望。我的一切成就和荣誉都是党给予的。连我的生命也是党在我病危时拨巨款挽救回来的,恩重如山呀!
省文联是艺术家之家,工作上一直在支持我、关心我。文联领导就像亲人一样,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我这个老人家,我希望这个家越来越好。
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新时代,伟大的共产党领导着14亿中国人民冲破重重困难,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强大,我为之自豪。我很珍惜现在这个时代,我要告诉海内外的亲人朋友,我现在生活得幸福满满,快乐满满,感恩满满。
也祝愿广东的文艺事业日新月异,舞出新时代韵律,唱响新征程的凯歌!
谢谢大家!
谢楚余
很荣幸能参加广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大家一起分享汇报我对文艺文联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借此机会,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文联成立70周年表示祝贺!
文艺事业一直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美术工作者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中央美院周令钊等8位老教授亲切回信,肯定他们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近年来,我省主题性美术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诞生了一批表现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在省文联和省美协的组织策划下,相继举办了“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等展览,广大美术工作者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围绕重大题材,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努力践行“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在省文联和省美协的关心、关怀下,我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创作了大型油画《改革开放再出发》。“再出发” 这个理念源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考察广东期间,曾前往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雕像并与市民亲切交谈,对广东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为广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创作这幅画作,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去构思和收集素材。表现这样的主题其实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再出发’。在创作过程中,我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和弘扬时代主旋律精神的创作理念,“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不仅仅是此刻的使命,更是每一位创作者要终其一生回答的时间课题。
通过这些年的创作,我也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主动承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要继续担当起作为时代亲历者、见证者的责任;要努力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服务大众作为创作目的,用艺术精品回馈群众,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用心去刻画不同时期的人物,反映历史更迭,推动文化创新,提升美学的内在涵义。我将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岭南文艺在新时代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吴正丹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喜庆的日子,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能够参加广东省文联成立70 周年庆祝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自豪!在此,衷心祝愿咱们这个大家庭生日快乐!祝愿各艺术家协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为身处一个美好的新时代、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而感到无比的幸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创新发展,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2014年他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我有幸作为代表参加,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关怀;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也有幸在现场聆听,他的讲话为文联的工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指明了新方向。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走进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70年来,广东省文联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广东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在文联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作为省杂技家协会的一份子,在杂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在杂技表现形式上不断突破。幸运的是,我在杂技和芭蕾的结合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表演《肩上芭蕾》的第一人。回想《肩上芭蕾》从无到有,看似偶然的变化,实则必然的过程,每一句鼓励和认可,都是让我坚持下来的动力;每一次指导和排练,都是让我不断提高的阶梯。我也非常有幸跟随三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尽管在掌声的背后是无尽的挫折和痛楚,在荣誉的背后是无数的质疑和迷茫,但我始终认为,能够为国家文艺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是我此生最大的幸事!借此机会,我由衷地感谢一路走来支持和鼓励我的领导和老师们,感谢共同奋斗和努力的战友和同事们,更感谢这个造就了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伟大时代!
创新发展对于古老的杂技艺术至关重要,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懈地坚持,既要勇于突破自我,还要甘于苦中作乐。现在我作为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的总经理,已从台前走向幕后,如何带领团队在杂技创新这条路上再创辉煌,成为我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挑战。《化蝶》是我来到广杂之后主抓的第一个剧目,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已被无数艺术大师搬上各种舞台,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大胆创新。目前导演、主创都已进入紧张的排练,力求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段上有所突破,力争用杂技特有的语汇重新演绎经典,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起舞、为人民创作。
谢谢大家!
郑秋枫
今天能参加省文联成立70周年座谈会很高兴。首先祝贺广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借此机会,我也要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要感谢部队。我在部队生活了七十多年,戎马一生。他们给我丰富的营养和教育,使我茁壮成长。
我还要感谢广东省文联。我在文联大家庭也有五六十年时间了。跟着文联组织的创作队伍,到西藏我写了《西域》,在东北我写过《长白山之冬》,这些都是跟着文联出去采风创作的收获。虽然音乐创作是个体行为,但是在文联的大家庭里,我获得了更多采风与深入生活的机会,拥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与服务关怀,参加文联的工作、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受到了鼓舞,获得了能量,收获相当大。
我特别要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多年来,我的工作、生活得到了历任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1年,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单位主办了“《我爱你,中国》——著名作曲家郑秋枫作品音乐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同志出席了音乐会,汪洋同志坐在我的旁边,与我亲切交谈,最后拉着我的手一起上台谢幕,并且给我献花,当时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都是在部队、省文联和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度过的,他们给我关怀、给我雨露、给我帮助。到目前为止也算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所以我在这里十分真诚地对大家说声谢谢,谢谢,再谢谢!
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受益者,遇上这么好的时代,才让很多的歌曲被源源不息地传唱和流传下来,广东的音乐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百花竞放、群芳争艳。出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是我事业上的转折点,我带领全省音乐工作者们在省文联、省音协这个大家庭中,增进交流、互相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推动我省音乐事业再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近年来,省音协认真梳理整理了我的作品,几乎把我所有的作品都收集起来,并出版了三张光碟,让我的作品资料能够系统地保存下来。去年,适逢新中国七十华诞,人民日报和省音协联合出品《我爱你,中国》MV,在中华大地上唱响,全网播放量超2.5亿;今年,省文联、省音协又启动了“我爱你,中国——郑秋枫声乐竞唱展演”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很荣幸自己的音乐作品还能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挥作用,我还能为党和国家的文艺事业贡献我的力量。
今年是广东省文联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在省文联的带领下,广东文艺事业发展迅速,各领域文艺人才不断涌现,佳作频出,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文艺事业、文艺工作者高度重视,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新时代,我相信也期望,广东文艺事业发展有更光明的未来。在这里,我祝愿广东省文联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作出更多反应时代的艺术精品,勇攀艺术高峰,不断开创广东文艺事业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