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广东省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进行各代表团分组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上午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开幕大会上发表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代表们纷纷表示,听了李希书记的讲话,心潮澎湃,既感到温暖,又倍感责任重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勇攀艺术高峰,文联组织要用博大的胸怀团结凝聚更广泛的文艺工作者,努力拥抱、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
分组会议对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晓代表省文联七届全委会所作的题为《牢记初心使命,锐意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新发展》的工作报告和《广东省文学艺术界章程(修改草案)》进行了审议。代表们踊跃发言,直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普遍愿望,进一步明确了文联组织的定位、作用和职能,工作报告文风朴实,对省文联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全面系统的总结,成绩讲得客观,经验总结得到位。同时,这又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省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整体来看,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旗帜鲜明 思路清晰
安想珍、周汉标代表表示,此次文代会规格高,李希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为文艺工作、文联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王晓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与李希书记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联系紧密,报告对五年来的工作回顾,成绩可圈可点,尤其是文艺精品和品牌活动的打造有所建树,走在前列。对未来五年工作规划、根本要求、使命任务都清晰地包含在里面,尤其对基层文联的关心前所未有,特别提到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工作。
李劲堃代表认为,李希书记的讲话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的精神,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受鼓舞,很受教育;王晓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对五年来的广东文艺发展作了全面回顾、提出了未来设想,做得很实。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联组织深入学习,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职尽责,推动文联各项工作的创新,在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照丁代表认为,大会主题明确、旗帜鲜明、思路清晰。李希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为文艺工作者明确了指导思想,这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王晓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围绕广东实际和文艺工作展开,叙述新颖、实在,充分体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新担当、新使命、新成果,对文艺在未来五年的工作路径比较明确、措施实在。令人信心十足。
脚踏实地 与时俱进
蔡伏青代表认为,报告对这几年的工作总结得很扎实,对未来的工作想法也很具体。体会总结为三点:第一,政治站位高,思路开阔;第二,成绩显著,鼓舞人心;第三,基础雄厚,队伍壮大;第四,设想清晰、措施扎实。报告体现了文联组织对党的文艺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冯福禄代表用“高、大、上”形容本次会议:高站位高规格,大文艺大文联,发展上新格局。他认为基层文联工作要用“低、小、下”来落实:放下身段、服务基层,要为基层文联鼓与呼;我们要将这次会议精神落到基层一线、微小之处,做到哪里有文艺工作者哪里就有文联组织;大力推动文艺下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有泥土芳香味的作品。
李素华代表认为,这五年广东省文联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后,省文联迅速行动,积极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基层文联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广大文艺志愿者们不断开展“红色轻骑兵”等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讴歌时代 勇攀高峰
李凤亮代表指出,报告对开展文艺工作很有启发。报告在今后五年工作部署中,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人文湾区;挖掘题材、激发灵感,创作出更多展示湾区形象的精品力作;打造国际性、区域性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认同感。报告也体现出对跨界、新兴领域的关注,如发展网上文联等。
倪惠英代表认为,报告全面分析了五年来省文联的工作情况。近几年来,广东文艺发展的势头很好,尤其文艺评论,广州的“青评”受到全国关注,没有文艺评论,创作就缺乏引领、提升和推动的力量。
孙国英代表认为:艺术家的使命就是不断创作出更加有生命力、经得起时间考验、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文联可以跟南方日报等媒体合作,加大理论研究和评论、宣传推介的力度,共同打造广东文艺理论和评论高地。
港澳代表谭永铨、翁达智、汤梅笑表示,非常欣喜可以乘上粤港澳大湾区这班航船,与内地艺术家们进行各种跨界合作。报告中提到的以岭南文化作为主题,结合广东传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手段,为艺术家的创作指明方向。建议加强与港澳文艺界的交流合作,比如可以通过戏剧、戏曲展演等形式,增进港澳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要发挥港澳委员的作用,推进粤港澳三地文艺界的交流和合作。
(粤文宣)